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教职工法治素养,引导教职工将法治意识融入日常教学科研,12月26日下午,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航海楼九楼报告厅举办“法润理工”师德微课堂,邀请学校“法润理工”宣讲团成员、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介明教授作法治专题辅导报告,中心全体教职工参加活动,中心党总支书记谭湘平主持报告会。
刘介明教授以“科学研究与知识产权全链条双螺旋互动模式及实践”为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时代内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系列重要论述。刘教授从认清五大背景、把握两种结果、掌握一个理论全面阐释了如何做到科学研究与知识产权的全链条深度融合发展。他提出,通过构建科学研究和知识产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螺旋”互动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从科研创新到市场应用完整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他强调,纵向上我们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推动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横向上,要充分发挥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原产地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组合效应,以更好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科学研究。会上,刘介明教授还分享了一系列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的实践案例,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为在场的教职工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示,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谭湘平书记在总结发言中对刘介明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要求全体教职工,以本次“法润理工”微课堂法治教育为契机,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本领,不断提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助力中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报告会上,中心教职工还与刘介明教授就科研项目中如何最大程度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发挥知识产权的效能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为中心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撰稿:苏健 审稿:谭湘平)
Add: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688号航海大楼七楼713室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综合办公室 E-mail: itsc@whut.edu.cn
版权所有©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